www.wreamk.com
www.wreamk.com
information
发布时间:2024/11/6 新闻来源:营口元荣家具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4次
朱棣一直坚称自己为马皇后所生。根正苗红。
但关于谁是永乐生母一事,自明朝至民国,多位治学态度严谨的大学者和知名人士都曾提出过质疑,并拿出了多方面不同角度的实证理据,加以证实。几种质疑指向都非常一致。朱棣生母应为元顺帝妃子,明军攻入皇宫时,该妃子躲在瓮中,朱元璋捕获纳之,之后史册记录为瓮妃、翁妃。
细节就不一一赘述了。目前虽然未成为史学界官方承认的说法。但个人看法是真相很明显。
答毕。
朱棣是谁演的,朱棣扮演者,朱元璋朱棣?寇世勋 《永乐英雄儿女》
唐国强《郑和下西洋》
申军谊《大明天子》
王心刚《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》
马德钟《洪武三十二》
黄觉《名扬花鼓》
朱棣一开始的庙号是太宗,为什么嘉靖要把朱棣改为明成祖呢?大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死后,由其孙子朱允炆即位,是为建文帝。当年,朱棣起兵,发动“靖难之变”,并于建文四年夺取皇位。朱棣死后,庙号为太宗,是为明太宗。到了嘉靖十七年,明世宗朱厚熜改庙号为成祖。从此之后,后世多称朱棣为明成祖。那么嘉靖帝为什么要给朱棣改庙号呢?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原因,我看到已有的回答中,大多数认为是嘉靖帝给朱棣改庙号,是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,事实真的如此吗?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。
要搞明白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几件事情。第一,朱棣的庙号是明太宗与明成祖有什么区别?第二,嘉靖为什么让要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?第三,改朱棣庙号是否只是为了让自己父亲进入太庙?
朱棣的庙号是明太宗与明成祖有什么区别?庙号制度起源于商朝,不过真正发展完善开始于汉朝。《孔子家语》记载,“祖有功,宗有德”,意思就是开创为功,守成为德。所以,历史上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祖,汉之后宋之前比较乱,有的用太祖,有的用高祖,宋辽之后就统一使用太祖,所以朱元璋的庙号就是明太祖。一般来说,这个庙号只有开国皇帝才能享受,但有一些中兴的皇帝,虽然不是开国皇帝,但是也有开创之功,也称为祖,比如西汉的刘秀就称世祖,清朝的康熙就称清圣祖。
开国皇帝之后的皇帝,一般都称宗,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非开国皇帝都是称宗的,比如唐太宗李世民,宋太宗赵光义,明英宗朱祁镇等等。所以,朱棣死后的庙号定为太宗是没有问题的。因为他是从自己侄子朱允炆手里夺来的皇位,于礼仪上不免有来路不正之嫌,所以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,朱棣就说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亲儿子,还取消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年号,而建文帝兵败之后下落不明自然也没有庙号(大明灭亡后,南明朝弘光元年给定了个明惠宗),这样,朱棣就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。按照他的意思,死后的庙号定为太宗,这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事情意思差不多,是没有问题的。
嘉靖为什么让要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?要说明这个问题,还要从嘉靖即位说起。
第一阶段:话说,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,既没有亲儿子,也没有亲兄弟,只好从自己兄弟的孩子里面找,找来找去,选定了朱厚熜,是为明世宗,年号嘉靖,后世也称嘉靖帝。原因我们不多做讨论,但仅从礼仪上看是没有问题的,根据史料记载,“兴献王(朱厚熜的亲爹)长子,宪宗之孙,孝宗之从子,大行皇帝之从弟,序当立。”
好了,现在朱厚熜成了皇位继承人,按照礼仪要求,朱厚熜是要过继给前任皇帝的父亲朱佑樘当儿子,也就是说他以后就得称朱佑樘为亲爹,朱厚照为亲哥,反而要称自己的亲爹为叔叔,这就是所谓的“以小宗入大宗。”本来吧,从一个普通的藩王一下子成了万乘之尊的皇帝,高兴还来不及呢,换一般人也就不计较这点事了。可嘉靖不是一般人,他不干!
既然不认朱佑樘为亲爹,那朱厚熜的皇位继承就有问题,说不通啊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朱厚熜提出追封自己的亲爹为皇帝,这样不就说通了吗?可这样一来,大臣们不干,于是嘉靖与大臣们之间就爆发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争斗,史称“大礼仪之争”。请注意,这里的用词是“争斗”而不是“争论”,期间很多大臣被贬,也死了很多人,最后以首辅杨廷和致仕结束,嘉靖帝朱厚熜取得了胜利,顺利追封自己的亲爹为明睿宗。
第二阶段:现在,朱厚熜的亲爹成了明睿宗,按说自己的皇位继承名正言顺了,但朱厚熜觉得份量不够。于是,他提出既然自己亲爹是皇帝了,就得进入太庙。这下大臣们又不干了,当时就有两百多人在宫门外长跪示威,表示抗议,朱厚熜很生气,让锦衣卫抓了很多人。总之,闹的很厉害。不过朱厚熜很固执,最后这事还是让他做成了,排在了前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前面。改朱棣庙号是否只是为了让自己父亲进入太庙?现在,让我们来看看当时太庙的情况。按照规定,天子七庙,祖庙不迁,三昭三穆,合称七庙。周人以后稷为太祖,文武并列为世室,再有三昭三穆,乃是九庙。也就是说,当时太庙里可以放九位皇帝,其中称祖的太祖朱元璋不能动,其他的按血缘关系远近的顺序,依次往外挪,古代称之为“祧”,通俗讲就是把皇帝的神主(牌位)从正殿(寝殿)挪到偏殿(祧殿)。
当时在太庙正殿供着的都有谁呢?太祖朱元璋、太宗朱棣、仁宗朱高炽、宣宗朱瞻基、英宗朱祁镇、宪宗朱见深、孝宗朱佑樘、武宗朱厚照,合计八人。这么一算,还差一位,正好可以把自己亲爹明睿宗放进去,正好九个,于礼仪上是说得通的,似乎不必大动干戈。
但是,嘉靖帝朱厚熜是个对礼仪非常执着的人,他考虑的比较深远。虽然现在自己靠着皇权的强大压力,把他亲爹安排住进了太庙,但等他死了之后,他也要进太庙。按照前面说的,一旦人数超过九人,就要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,“祧”出一个皇帝来去偏殿。如果按照正常程序,血缘关系最远的是明太宗朱棣,但是他也知道朱棣的功劳比较大,虽然不是开国皇帝,但实际上却有开国之功,如果自己死后大臣们顾念朱棣的再造开辟之功,不愿意“祧”出朱棣,那极有可能再把他亲爹的牌位“祧”出来。
所以,为了他们父子和子孙后代考虑,朱厚熜打了一个好算盘。给朱棣升级为祖,这样朱棣就不能被“祧”,也就不能参与太庙位置之争了,那么第一个要被“祧”出来的就变成了仁宗,仁宗在位时间比较短,文治武功也不大,到时候阻力没那么大。这样,他爹进,“祧”仁宗;他进,“祧”宣宗……一直这么下去,他爹、他自己以及他的子孙们就可以一直待在太庙里了。
我想,朱厚熜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才在嘉靖十七年给朱棣改了庙号,从明太宗升级为明成祖。事实上,朱厚熜的计划非常成功,他死了之后迁了仁宗,他儿子穆宗死后迁了宣宗,孙子神宗死后迁了英宗,重孙光宗死后迁了宪宗的,重重孙熹宗死后迁了孝宗的,再往后就是思宗崇祯帝了,他死了大明就亡了。所以,终大明一朝,他亲爹朱佑杬的神主一直在太庙里好好的,没有被“祧”。